自动驾驶竞技场,中国供应商占C位车讯
核心提示:在智能驾驶逐步走高的过程中,具备先进技术和场景落地能力,并且能够提供灵活配合方案的供应商,将更受欢迎。
消费升级和新能源竞争进入智能化后半期,用户对汽车产品智能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智能驾驶作为汽车智能化的核心领域,正逐步向高次应用迈进。
据亿欧智库统计,从2022年起,“长城”、“吉利”等自主品牌主发动机厂开始逐步推出高次辅助驾驶方案,作为新车型的核心卖点。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智能驾驶供应商希望通过功能量产应用摆脱“缺乏量产经验和工程落地能力”的标签。
可落地、易用的量产解决方案正成为国内智能驱动企业的共同追求。
智能驾驶的4个课题
智能驾驶功能在不断演进的过程中,供应商需要通过批量生产验证技术进步和商业化落地能力。
目前,智能驾驶仍受到技术、供应链、政策等难点和挑战的限制,如日益明显的大计算力要求、数据合理合规使用等难题,需要整个产业携手推进解决。
在11月10日的“福瑞泰克”品牌日活动中,“福瑞泰克”创始人“张林”指出智能驾驶行业存在四大挑战和趋势。
对于域控制器,我们认为它不是实现高层次智能驾驶的唯一途径,保障安全性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要实现高阶智能驾驶,需要通过场景和顾客体验的强相关功能和性能来关注,以较小的计算力,实现同样的智能驾驶功能和表现。”张林。
在传感器方面,张林认为激光雷达与其他传感器相比成本高,鲁棒性差,容易受到雨雪沙尘等因素的影响,其可靠性、耐久性需要时间的验证。同时,视觉感知和毫米雷达波的感知能力并没有被充分挖掘。
对于智能驾驶算法,Lidar算法在系统上较差。对Lidar传感器可靠性的挑战尚未解决,容易损坏,而且Lidar算法暂时无法应对遮挡、恶劣天气等情况,经常面临失效。目前主流的Lidar融合算法,解耦性差,当Lidar出现故障时,整个融合算法都会出现故障。
认为BEV和Transformer技术的应用将成为趋势。
另外,在数据闭环中,取得实际的批量生产路测量数据并使用,以及在数据闭环整体的链路中安全且法规遵从性地展开数据处理,存在课题。
目前智能驾驶行业在L2级智能驾驶标准下衍生出L2+、L2.5、L2.9等诸多概念,主要归因于消费者需求与智能驾驶技术、法规发展的异步。这就需要在开发商和消费者之间不断摩擦,通过系统迭代,通过数据采集和反馈来提高智能驾驶的安全性。
智能驾驶功能的批量应用成为汽车企业差异化、智能化发展的核心,同时也是供应商实现数据闭环、用数据驱动技术迭代的有效路径。
智能驾驶供应商也在产业合作过程中,逐步探索数据安全解决方案,建立标准化的数据闭环系统。
例如,结合福瑞泰克和国家超算中心,提高数据处理能力,构建产品级的解决方案,在与主机工厂合作的过程中,共同探索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解决方案等。
数据积累、场景验证、算法迭代以及软硬件适配能力都是智能驾驶供应商验证技术能力的重点发展领域,以此为基础构建的产品稳定性、产品性价格比、服务质量及车型适合度等直接影响商业化的落实。
在智能驾驶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批量应用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环节。主机工厂也倾向于选择有量产经验的供应商。
率先实现量产落地的智能驾驶企业,将快一步、快一步。
智能驾驶供应商的新配置
智能驱动器是针对具体场景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对本地化工程服务、场景匹配有很高的要求。因此,智能驾驶功能的量产,给更贴近中国市场的本土供应商带来了一个曲线超限的机遇。
随着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汽车产业链也由原来的链条结构,向更加灵活的网格结构转变。在这样的生态系统中,智能驾驶供应商将通过技术整合和合作方案多样化来最大化自身价值,实现协同发展。
11月10日,福瑞泰克品牌日发布ODIN智能驾驶数智库,涵盖自研域控制硬件、自研传感器、智能驾驶算法、数据闭环系统四个核心领域。
ODIN智能驾驶数智库,利用福瑞泰克软硬协同、软硬一体化的技术平台,搭建全栈、全周期的可持续平台,帮助汽车企业实现智能化转型。
福瑞泰克引入与每个技术引擎相对应的产品或解决方案,以通过与积木式的模块化服务、共同客户和合作伙伴的系统集成来持续支持智能驾驶技术的迭代和优化。
亿欧智库认为,目前智能驾驶全栈型解决方案运营商主要通过标准化方案、平台化技术的构建,整合软硬件协同能力,向规模化量产演进。
福瑞泰克首席技术官沈骏强也表示,新一代软硬协同技术是汽车企业智能化转型和高阶智能驾驶量产中的重中之重。
战略规划方面,福瑞泰克目标是2021-2022年成为国产智能驱动器的领头羊,2023-2024年在中国市场实现全面领头羊,2025年成为全球智能驱动器领头羊。
福瑞泰克从计划中可以窥见中国智能驾驶供应商的野心。
当然,面对智能驾驶核心技术,主机厂在与供应商合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对集成封装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予以照顾。
目前,具有全堆栈功能(如福瑞泰克、的智能驱动器供应商也根据主机工厂客户的需求整合或分批销售解决方案。
在智能驾驶逐渐走高的过程中,具备最先进的技术和场景落地能力,能够提供灵活合作方案的供应商将更受欢迎。
其中,行泊一体作为高水平智能驾驶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逐渐成为中国本土供应商改道超车的标签之一。
行泊一体进入量产爆发期
2021年,行泊一体课程逐渐升温,包括福瑞泰克、德赛西威、未动科技、魔视智能、智驾科技MAXIEYE在内的10多家中国供应商推出了行泊一体解决方案,陆续拿到了前装(部分包括全栈软硬件)量产定点。
据亿欧汽车统计,至少有12家智能驾驶企业发布了支持NOA行泊一体的智能驾驶计划,并在今年和明年两年内落地。
2022年,在整车E/E架构升级、域控产品优化以及大计算力芯片迭代的背景下,“行泊一体”规模化量产迎来了元年。
福瑞泰克基于ODIN的NOA高阶智驾导航系统产品域控制器在今年下半年实现了首次量产。
其ODIN系列产品ADC20、量产方案具备传感器深度复用及计算资源共享,可通过6V5R+HDmap配置提供高速NOA、HPA存储停车、阴影模式等功能。
由于停车是低速场景,区域控制的处理能力和行车安全要求相对较低,市场意识到停车是一种可以更快推广落地的智能驾驶场景。
越来越多的主机工厂和供应商对自动停车、记忆停车和自主停车功能越来越感兴趣。
对于主机厂来说,行泊一体能更有效地实现智能驾驶系统的乘坐,也顺应了整车智能化集成研发的趋势。
行泊一体域控制器的乘坐可以辅助主机厂软硬件的解耦,大大提高开发效率。共用行泊传感器,也可为主机厂硬件方案降低成本增效。
同时,消费者对更高级智能驾驶功能的体验需求也刺激了行泊一体的发展。
行泊一体的到来,将进一步拉近全场景智能驾驶与C端消费者的距离。随着我国智能驾驶法律法规的颁布、汽车行业标准工具的完善、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我国智能电动车市场将持续快速发展。
L2和L2+的高级辅助驾驶功能正在加速,智能驾驶相关企业不断推进智能驾驶批量落地进程,以更快的步伐迎接更高层次智能驾驶的到来。
结束语
智能驾驶作为智能电动时代最重要的领域之一,给社会带来巨大的价值和想象空间,吸引着众多顶尖人才。
但阻碍高阶智能驾驶落地的重重屏障,时间漫长的发展周期,让一些人不太看好。
痛快地想一想,智能驾驶企业正逐步摆脱浮夸,瞄准切实的用户需求,开发出具有可用性和量产潜力的智能驾驶方案,逐步将高阶自动驾驶推向现实。
中国智能驾驶供应商们正在为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的下半场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