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威和名爵的销量为何持续下滑,是品牌的问题还是技术的问题
#老司机聊汽车品牌#
上汽集团旗下有两大知名自主品牌,分别为荣威和名爵。
其中名爵(MG)是收购来的英国汽车品牌,曾经的知名度很高,因其制造跑车且有人数最多的跑车俱乐部;但是因很多主客观因素导致名爵的没落,随后先后经历了多家车企的收购,最终被南汽收购成为自主品牌,南汽被上汽合并之后成为了现在的上汽名爵。
要讲荣威先得了解名爵才行,因为荣威这个品牌从开始就是在模仿;模仿的是和名爵齐名的罗孚,罗孚主要造豪华轿车,与名爵是“兄弟”关系。
罗孚集团先被宝马汽车收购,后因经营不善而被宝马拆分出售;罗孚的技术卖给了南汽,但是罗孚的品牌商标卖给了福特时;上汽集团之后想要收购罗孚的商标,只是和福特没有谈拢,所以最终只是拿到了名爵,然后无奈地打造出了一个神似罗孚商标的新车标,取名叫作荣威。
上汽荣威没有选择从零开始进行产品规划和品牌塑造,而是选择打造罗孚名爵的一些车型贴标荣威来销售;所以荣威这个品牌从起步时的定位就不低,可是名爵却也没有太多可以沿用的技术,车型也都比较老旧,一旦车圈潮流发生变化,这两个品牌就都要寻找新的出路了。新潮流不出预料的来了,英伦风格、雪茄造型的车子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同时各大品牌的内燃机和变速器技术也到了新一轮升级的关键节点,此时的名爵和荣威都要转型。
转型需要的是新技术,可是上汽集团此时的重心并不在自主品牌的建设上,而是上汽大众、上汽大众斯柯达,上汽通用别克、雪佛兰和凯迪拉克等合资车企;所以技术研发成果并不理想,其使用的内燃机一度只能依靠共享通用汽车,但是通用汽车也不会拿出真正有竞争力的最新技术,至此名爵和荣威开始走了下坡。
然而上汽集团似乎还是迷之自信,认为这十里洋场打造的品牌肯定会被高看一等,尤其是名爵这种收购来的英国品牌;所以车辆的定位即便有所下探,但仍旧会高于同级别的国产汽车的售价。
自大使人落后,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名爵和荣威的产品力在下滑,姿态却没有放低,在一个很长的周期内,这两个品牌的主力车辆都在使用干式双离合变速器;这种变速器有换挡顿挫和异响严重的缺点,又容易出现高温保护(动力消失)的缺陷,离合器总成的使用寿命也很短。所以即便是品牌力很强的大众汽车用同类变速器,其品牌的评价也越来越差,销量也在不断地下滑。那么品牌力弱很多的名爵和荣威自然会收获很多差评,品牌形象越来越差,销量走势也就不难预测了。
(近一两年开始陆续淘汰干式双离合变速器,但为时已晚)
名爵和荣威是比较早地进入新能源汽车赛道的品牌,毕竟在上海这个超级城市里,企业的观念总还能前卫一些;但是在这一领域里是真正的从零起步,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都没有可以支持其的技术。于是荣威就有“挖角”的操作,行业内基本都了解是面向哪家企业的挖角;可是核心的技术人员是不可能被挖走的,能挖走的也注定是二流团队,所以荣威初期打造的插电混动汽车表现很一般,基本都要落后于竞争对手一代。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反之,总会有输赢。
输的一方自然会丢失市场份额,品牌形象的变化会使其连带燃油车市场份额一起丢失。
最后一点是“地方保护”一定程度影响了名爵和荣威的品牌形象,由于其插电混动技术不够先进,结果上海一度以这些车的标准制定出保护政策;比如油箱大于多少升就不符合标准,而这个油箱的容积标准恰好就是荣威插电混动汽车的标准。这样的操作在网络信息时代里必然会被起底,依靠地方保护能逆转颓势还好,如果这样都无法扭转的话,那这个品牌的人设就彻底崩塌了。
结果是仍旧没有起色,结果是荣威和名爵的品牌形象变得有些尴尬;这两个沾着洋味的品牌,在中国市场里只能在二线徘徊了。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