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默默地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
这周汽车圈最劲爆的新闻,莫过于雷军正式宣布小米要造车了。虽然小米造车这事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首期10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投入,也只算得上是入场造车的“最低消费”而已,但当雷军亮出小米账上1080亿现金储备时,几乎所有人都表示被震惊了。
有钱不是万能的,但对于造车这事来说,没钱绝对是万万不能的。对于小米造车,前几天我也专门分析了一下,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总体而言,我对小米造车是持乐观态度的。
刚踏入4月份,“蔚小理”又争相发布3月份的交付数据。成绩最好的依旧是蔚来,在3月份共交付了7257台,创下历史新高;小鹏共交付了5102台,理想ONE交付了4900台。如果从月度成绩来看,只有蔚来创下了新高。
放大到季度来看,蔚来依然成绩最喜人,一季度共交付20060台,首次达成单季交付超2万台;小鹏共交付13340台,也创下历史最高的季度交付成绩;理想ONE一季度累计交付了12579辆,未能超越去年第四季度的成绩。
蔚来的充电补能体系越发完善,小鹏也即将有新款车型推出,相比之下,理想在今年大部分时间内,或将仍只有理想ONE一款车型在售,要实现李想提出的月销1万辆的目标,难度还真的不小。值得关注的是,哪吒汽车3月份销量达3246辆,一季度累计销量7443辆,大有一副赶超威马的势头。对了,威马似乎踏入2021年后,就没再发布过新的月度销量数据了,是掉队了吗?
新势力的日夜兼程,是因为他们都意识到速度的重要性。传统车企这些“大象”虽然转身慢,但当成功转身后,能量或将是非常巨大的。
我们一直都觉得, 在这一波电动车大战中,丰田是反应较慢而且暂时落后了的,但我一直并不认为丰田真的缺乏这方面的能力。
前几天雷克萨斯在线上全球首发了全新纯电动LF-Z概念车,并宣布加速电气化,将在2025年前打造十多款电气化车型,包括纯电动、插电混动和油电混合动力车型。虽然计划不及其他欧美豪华品牌那么激进,但至少也开始意识到加速电气化的紧迫性了。
焦点还是回到LF-Z这台概念车上来。结合雷克萨斯官方发布的数据看,LF-Z的造型更接近于一台轿跑SUV,车长接近4.9米,轴距达到了2950mm,尺寸和奔驰GLE Coupe相当。
从官方对LF-Z概念车的简单描述中可以得知,LF-Z采用全新纯电专属平台,搭载新一代 DIRECT4 四轮驱动控制技术和全新的线控转向技术,装备90kWh三元锂电池包,WLTP工况最大续航里程达到600公里(NEDC下或达到700公里),百公里加速时间小于3秒。
即使单看这几项性能数据,这台LF-Z在电驱动技术方面,已经相当优秀了。就拿目前我们都很熟悉的,尺寸略小一号的蔚来EC6来简单做一下比较。EC6的轴距为2900mm,搭载100kWh电池包后NEDC续航里程为615公里,百公里加速4.5秒。
数据上的粗略对比不难发现,LF-Z的性能数据是超越目前蔚来EC6不少的,搭载更小容量的电池包,却具备更强的续航能力,同时百公里加速时间还能进入3秒内,综合性能可谓相当了得。
当然了,LF-Z的量产版本估计最快也在一两年后,到时候量产版车型在性能上是否还能处于领先地位,就还是未知之数了。
但惊艳的,还是LF-Z的驾驶座舱设计。三块大尺寸液晶屏组成的“三联屏”非常有科技感,而那个类似于赛车方向盘的设计,竟然和此前特斯拉新款Model S上那个被无数人吐槽的方向盘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相信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模仿或者“借鉴”,唯一说得通的解释就是,雷克萨斯和特斯拉的设计师或都认为,这就是未来搭载高级别自动驾驶系统的电动车应有的样子吧。
但未来的纯电动车,就只有采用三元锂电池这一种技术路线吗?长城汽车似乎开始押注在氢燃料电池方面了。
前些天,长城正式公布了氢能战略,并把这套车规级“氢动力系统”全场景应用解决方案命名为“氢柠技术”。长城汽车宣布,今年将推出全球首款C级氢燃料电池SUV,目标是2025年跻身全球氢能市场占有率前三位。
讲起氢燃料电池车,可能所有人都会首先想起丰田已经实现量产的氢燃料电池车MIRAI。其实丰田早在1992年就开始研发氢燃料电池技术,在去年年底发布了第二代的MIRAI,WLTC(日本工况)续航里程最多可以达到850公里,各方面技术性能也有了大幅的提升。
虽然技术原理看上去并不算复杂,但实际上在生产、储存和运输等众多核心技术,基本只是掌握在国外少数企业手中,也就是所谓的会被随时“卡脖子”的状态,采购成本也极高,导致迟迟无法大规模推广。
而在长城的发布会上,长城宣布已经实现了“电堆及组件、燃料电池发电及组件(控制器等)、Ⅳ型储氢瓶、高压储氢阀门、氢安全、液氢工艺”六大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知识产权完全自主化,并已完成了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布局。
先不说氢燃料电池这条技术路线最终能否在普通家用车领域普及开来,但长城这次在核心技术上的突破,我觉得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是值得我们报以热烈掌声的。
如果没有像宁德时代、比亚迪等这些企业在锂电池技术上的突破,中国的电动车市场也不可能这么快发展起来,引领全球电动车潮流的发展。其实除了丰田之外、通用、现代等都持续研发氢燃料电池汽车,长城能否在未来几年,带动中国氢燃料电池车的爆发呢?